***希臘債務問題 - 恐面臨違約風險***
週日(6/14)希臘和國際債權人再度上談判桌,但無疾而終的結果讓市場大失所望,這次的談判僅花了約45分鐘至一小時就出現破局,讓人想起上週四國際貨幣基金(IMF)旗下的希臘債務協商團隊退出談判狀況。目前看來,希臘的債務問題幾乎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,而歐洲股市週一(6/15)也以大跌來回應。
希臘問題之所以複雜難搞是因為該國積欠國際債權人、IMF和ECB等機構鉅額欠款,但又遲遲不肯提出「實質性減縮」,使得財庫已幾乎用罄的希臘根本沒有足夠的現金可以償債,只得不斷透過國際組織的紓困來償還債務。現在希臘與國際債權人的談判若能通過,則希臘就可拿到72億歐元的紓困金,但由於週末的談判破裂,讓市場將希望全都擺在本週四(6/18)的歐元區財政部長會議以及6月25日歐盟領袖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高峰會,看屆時能否提出一項改革方案已取得72億歐元的紓困金,但6月30日仍是大限之日,屆時希臘需償還IMF貸款16億歐元。但麻煩的不僅如此,因為希臘今年的償債高峰正好出現在6月、7月和8月,這三個月希臘分別需償還36.25億、68.38億以及33.99億歐元,因此即使希臘成功取得72億歐元的金援,仍無法完全償還未來三個月及之後的債務,希臘很有可能在6月或7月就發生倒債。而解決之道就是,希臘提出有效的「緊縮」政策,從緊縮政策中擠出償債用的現金以避免步入違約。
但即使希臘真的違約了,現在的狀況也與兩年前希臘危機時不同了。2011-2012年的歐債危機風險擴散造成市場恐慌的主因有三:(1)歐洲政府公債大幅仰賴國際投資人為融資渠道;(2)歐洲經濟面臨下行風險;(3)歐元區銀行體系對希臘曝險高。但經過3年之後,重新檢驗歐元區狀況可發現:(1)ECB及ESM為歐洲公債市場提供融資管道,下檔風險有撐;(2)歐元區經濟逐步改善;(3)歐元區銀行體系對希臘曝險降低,目前歐元區朝正面的方向發展,雖然金融市場一時仍不免會受到信心不足而下挫,但發生系統性風險機率已大幅降低。